您好, 欢迎访问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 
当前位置:首页>园区动态
喜报!创新创业园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评优秀等次
来源: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 浏览次数:378 发布时间:2022-09-27

——双创园基地建设系列之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五)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2022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结果,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及在孵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获评优秀等次。其中,创新创业园和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均已连续两年获评优秀。

新型研发机构是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创新创业园为助力高端创新平台建设,设专员建立维护企业多维度数据库,分析企业的科技创新、生产经营等成长状况,对接政府和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政策宣讲和“一对一”培训服务,协助在孵单位申报省、市级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创新创业园及所属研究院和企业已获批省部级创新平台8家,市级平台15家。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 成立于2016年12月,由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6年共同创办,2020年被认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21年度获评优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园区依托哈工大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布局,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成立了以院士和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汇聚高端科技人才200余人;搭建创业平台,通过研发熟化+创业孵化体系,在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机器人及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网络信息安全、环境工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培育高科技公司和创客团队40多家。已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先后有130多个高技术产品投入市场。在孵企业人员共计591余人,其中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7人获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获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硕士及以上人员177名,拥有中高级职称113人,每年有500多名高校学生在园区企业实训。目前园区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原创成果涌现、高技术企业聚集、创新创业活跃、应用场景广泛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实效。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8年11月,公司立足服务于“双碳”战略及“水生态、水环境、水循环”的实施,集科研、技术研发与咨询、设备制造与销售、工程服务于一体,业务领域涵盖膜产品的研发制备以及其在给水处理、二次供水、直饮水、工业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应用。截止目前技术研发核心团队发表SCI文章300余篇,所获自主创新发明专利124项(其中国际专利6项),膜相关发明专利40余项。已申请发明专利11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程及设备推广业务案例遍布全国各地。






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6年7月,专注于研发网络空间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网络空间的安全服务体系,是哈工大网络安全团队近20年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其研发团队先后承担并完成系列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科学研究项目。公司以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发挥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在企业安全互联、工业互联网安全和大数据智能分析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科研产品。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软件著作权57项。与东风汽车集团、金川集团、双星集团、航天一院、启明星辰、新华三、软控股份等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安全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项目合作,同时与山东移动开展了虚拟专用网络业务合作,产品广泛服务于山东工业企业和电商行业企业。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 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共同建设。研究院通过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统筹打造高端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承接创新人才团队培养与引进、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的龙头载体,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高性能医疗器械、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人工智能产业,形成围绕精致城市建设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人才聚集的科技生态圈。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汇聚集双创要素,完善“两清单一平台”服务体系,发挥在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提升管理运行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在孵企业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曹凯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