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与水污染防治“双招双引”推介会在威海蓝天宾馆召开,会上威海市政府与我校区签订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与水污染防治威海实验基地共建协议书。哈工大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环境学院教授马军,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于洪文,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刘鲁生,威海市政府副市长高书良,校区副校长张文丛出席会议。威海市有关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刘伟主持。
高书良和张文丛分别代表威海市政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签订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与水污染防治威海实验基地共建协议书。据悉,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与水污染防治威海实验基地主要包括研发、培训及产业转化3大基地,主要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和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展具体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校市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围绕社会需求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目标,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二次供水、污水资源化利用、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并实现推广应用。
马军感谢威海市多年来在膜技术研究和平台建设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山东省水利局和威海市以高度战略眼光合作建设实验基地。他结合威海市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介绍了膜技术在海水淡化、雨水回收、污水利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和广阔前景,表示水资源利用和膜技术发展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是缺水国,山东省也属于缺水地区,实验基地将聚焦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解决水问题,多出成果、积累经验,形成有强大优势的产业增长点,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于洪文感谢哈工大及马军院士团队对山东省水污染防治和水处理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他讲到,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关键,希望威海市进一步加强与马军院士团队沟通合作,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威海市和山东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省科技厅将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给予关注和支持。
刘鲁生讲到,水是万物之母、生命之根、文明之源,水务工作只有与科学技术结缘联姻,才能真正营造安全、健康的水生态和水环境。哈工大是实力雄厚、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马军院士是水处理方面的知名专家大家,希望通过这次合作,有效发挥哈工大的科研优势和威海的项目资源优势,推动威海市和山东省的水利工作更上一层楼。
威海市水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作项目推介,介绍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与水污染防治项目及威海市人才政策和科技政策,表示将为实验基地建设提供相关支持、做好服务和保障。
会后,与会领导赴校区双创园参观,在创新创业园一楼大厅听取了关于“1+4+N”创新体系情况的介绍,参观了入孵企业产品实物,并在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参观实验室并听取相关技术和产业化成果介绍。座谈中,徐晓飞介绍了创新创业园和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情况,表示校区与省市龙头企业合作紧密、成果不断,期待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来访领导对创新创业园和校区的校企合作充分肯定,表示“哈工大在威海,是山东的幸运,也是威海的幸运,期待校区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多出效益,为威海市和山东省增光添彩。”
(转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闻网)